返回列表 发帖

文化大革命之影响与评价

本帖最后由 中国大总统 于 2010-9-7 15:55 编辑

文化大革命又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 ,是一场开始于1966年的中国大陆的重大政治运动,现在被广泛认为是中共建政至今最动荡不安的灾难性阶段,常常被称为「十年动乱」或「十年浩劫」。

影响

文化大革命影响了当时生活在大陆的中国人。文革频繁的政治运动令经济活动近乎停顿,同时也消耗了不少的资源。例如文革初期红卫兵「大串联」,全国铁路系统就承受了极大压力,总共运载了1100万人次。「大串联停止主要原因毛泽东不愿意屡番接见红卫兵而决定打发红卫兵上山下乡」接受改造。「武斗」时期被破坏的房屋、道路乃至文物古迹则更是难以统计。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10年期间,按照叶剑英1978年12月13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说法,整了1亿人,死了2000万人,浪费了8000亿人民币。 如果再加上李先念(1977年12月20日在全国计划会议上)说的国民收入损失5000亿,浪费和减收共计13000亿人民币。从中共建政到1976年毛泽东去世,没有内战,没有重大自然灾害(关于是否真正存在「三年自然灾害」,大多数人持质疑态度,认为是政府故意推卸责任的托辞),非正常死亡在5755万人以上(其中三年困难时期的死亡人数目前尚存在较大争议,争议的范围从1000万至5000万不等),经济损失14200亿元。 近30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6500亿元,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总的损失,是中国前30年基建投资总额的两倍多

非正常死亡

文革中非正常死亡的人,主要包括由各地各级行政、司法和临时运动组织完全不必按照法律程序和原则而判决处决的,因受迫害而得不到基本的生活所需、医疗服务等的,以及不堪受辱而自杀的。有些人的死刑没有经过审判,往往是一个人说了算,例如:张志新。中共当局至今没有公开这一数目。由于文革期间各国家职能机构均陷入不同程度的混乱状态,可能这一总数早已无准确记录、统计的可能。同时文革期间中国基本对境外完全封闭,而国内正常信息的传递也陷于瘫痪,所以国内外非政府机构也无法做出可信的计算。国外科学家依靠在国内出版的县志资料计算1966-1971年在中国的农村地区有50万到200万人因受文革的迫害而死亡。

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十年文革令全国所有的学校进入停课状态,大学入学考试取消。文革开始后的数年内,中国各级、各大教育机构基本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图书馆藏书被焚烧,在校园内发动武斗,教师被当众羞辱、打骂,一切教学科研工作全部停止。文革中,知识分子不被尊重,大多数被下放进行体力劳动,有些则遭到残酷对待,财产被没收。使很多知识分子往往不堪羞辱,选择自杀。

1968年,毛泽东在一次批示中表示「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这一段话被称为「七二一指示」。1970年开始,许多大学按照这个指示招收「工农兵学员」。工农兵学员由各地各界单位推选,选择对象主要是家庭背景贫穷、政治思想激进的二、三十岁的青年,与本身的教育水平文化素质基本无关,很多是初中甚至小学以下文化水平。工农兵大学生去各大高等教育机构的主要目的是以毛泽东思想改变教育系统,即将激进的思维强加到各大院校中。工农兵学员虽然文化水平低,但是由于其政治立场和后台,往往可以随意批判学术权威,他们中还有不少人编写政治思想符合毛泽东愿望的教材等供中小学使用。工农兵学员招收持续到1976年,虽然也有个别人日后做出成绩,但总体上这是中国各大院校历史上学生地位最高而学生素质最低奇特阶段

当今中国人普遍难以建立信任关系问题,以及道德沦丧问题,甚至腐败成风问题都是文革时期人整人,人斗人,互相出卖,互相揭发,互相批斗的结果。因为不论是当时无法无天的红卫兵还是被批斗的知识分子现在已经为人父母甚至祖父母。这些经受了精神折磨的人的子女普遍继承了他们的思想和性格。另一方面,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很大程度上被抹去,而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却在文革以后逐渐浮现没有经历过文革的一代甚至几代人,实际上都在承受着文革的负面影响

上山下乡运动的影响

上山下乡运动令无数中国青年接触了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 一些年轻的学生因不能适应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繁重的劳动,因病或自然灾害而身故。很多人在文革结束后返回城市,但是也有少数人则留在了那里。但是同年龄的「老三届」大部分人都失去了继续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只有少部分人在文革后接受高等教育。知识青年下乡,对农村开发建设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知识青年受的教育不多,变成了知识青年务农,对中国教育资源,人才资源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对农村的建设作用也不大

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影响

毛泽东思想在文革中成为中国的主导政治理论,截止到1967年12月,已经出版《毛主席语录》3.5亿册,这对在中国扫除文盲起到了一定作用。毛泽东崇尚法家,反对儒家,因此在1966年兴起了「兴法批儒」运动。毛泽东的威望空前高涨,任何修正主义倾向都会受到批评和批判,全国盛行「造反有理」的口号,法律完全受到漠视全国大量文物受砸毁,古迹被破坏,对中国,以至人类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出身成分论」在文革中十分流行。工人农民等劳动群众成为文艺歌颂的主角,但是劳动人民除外的资本家和者知识分子都遭到了抄家,批判,他们的孩子上学都会遭到歧视,辱骂。 提出了「破四旧」、「开门搞科研」、「人民代表以工农兵为主体」等众多新观点,提倡「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所谓「大民主」。很多历史文物、私人古玩,甚至祖辈遗物在「破四旧」的口号下被红卫兵砸烂;大量的科学工作者、艺术家、文学家被迫下乡,甚至在文革期间受迫害而死。文革后期的「批林批孔」,直接对准了中华文化自汉朝后的主流儒家文化

文化大革命也在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影响

日本文化界发表《反对文化大革命宣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 、曾经居住于中国东北十数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安部公房三岛由纪夫等数百位作家、艺术家联名发动抗议,盼望中共局能保护中国历代文物免遭破坏

中华民国政府于1966年11月以复兴文化之名义开展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抵制文化大革命,并组成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总统蒋中正则多次发表谴责说话,甚至已经指示中华民国国防部令五十万国军备战,战斗机天天升空演习,准备反攻大陆,据说蒋中正也以前黄埔军校校长身份与学生林彪保持信函连络;后因美国拒绝提供台湾作战战略物资补给,趁大陆「文革」来「反攻大陆」作战之举方停。

评价

对于文化大革命,现在中共官方自从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后,始终采取否定的态度。其长期正式的说法是——文化大革命是「由领导者(毛泽东)错误发动,被反动集团(林彪集团和江青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并指出毛泽东应为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负主要责任。文革爆发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毛泽东对国内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对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作出了极端的估计;另一方面,由于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功绩,使他的声望达到高峰,成为人民心目中的「伟大领袖」,在这一背景下,毛泽东逐渐脱离实际而个人专断,凌驾于中央之上,使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受到严重破坏。

受此文件影响,多数中国人认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浩劫,经济文化停滞甚至倒退,所有的中国人都不同程度的承受了这场不幸。由于文革是由毛泽东策划、发起和基本控制的,毛泽东应为这场灾难承担最主要的责任。还有一些观点认为,文革本质上是毛泽东等人依靠支持群众夺回丧失的权力而发起的政治运动,毛泽东正是包括江青在内的文革中坚的后台人物,他在文革爆发初期不断对当时的党中央施加压力,引致文化大革命一发不可收拾。

外交方面,中共当局因文革的进行与外国关系陷于紧张(如火烧英国代办处),中国驻外人员在外国宣扬文革并输出革命,还有与苏联的诸多紧张冲突,让当时的中国成为世界上问题最多和最不受欢迎的国家,与很多国家的外交关系更降到冰点

在文革时期,文化教育被轻视、不用考试是当时教育的特点学生生活是无休止的政治学习(学习对象有《毛泽东语录》、最新指示、《毛选》)和停课闹革命街头运动等内容,教育质量极低。高校招生人数减少10万人。

大量文物遭到破坏。中国很多传统的仪式习俗信仰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彻底在中国消失,变成只有日本韩国或是国民党统治下的台湾以及受外国殖民时期的香港和澳门完整的保留下来。

此外文化大革命后军队长期战力受到严重损毁,造成军队「红而不专」和训练不足沟通不良的结果,使后期的中越战争所造成严重的死伤就是一例

在文革结束后不久,中国便出现了以《班主任》、《伤痕》等为代表的「伤痕文学」的流行,代表了当时社会上对于文革暴露批判的潮流。著名作家巴金在从1978年开始撰写的《随想录》中,对于文革也进行了反思。并且在此后不断地提出要建立文革博物馆」的倡议。在2005年春,广东省澄海市塔山风景区上、民间组织的文革纪念馆正式开放,但直至4月17日 ,经《汕头都市报》报道后才引起注意 。

台湾,多数台湾人(不论蓝绿统独)对于文化大革命抱着极为负面的观感。「文革」、「红卫兵」在台湾是带有负面意思的用语,因为「文革被台湾蓝绿双方视为中国共产党最恶毒的统治罪行,而且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最大灾难之一。另外文化大革命也让台湾人的反日情绪进一步的被抵消,足见其在台湾人心中极其负面的形象

返回列表